En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漫步山水间 感受城市脉动丨系列报道(2)泉州湾“蓝色海湾”综合整治,绘就城湾共生新画卷
2025-04-22

      城市是人民安居的家园,是幸福生活的依托,更是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沃土。作为城市的建设者,苏交科始终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核心,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文明城市,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民众生活品质等方面不断创新实践。本系列报道将带您踏上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健康旅程,共同领略生态城市的独特魅力,享受生态建设的自然回馈,真切感受国家政策为人民带来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
 

陆海共治

构建生态友好环境

01陆海共治,构建生态友好环境.jpg

 

      近年来,国家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,强化陆海污染协同治理,“河长制”向“湾长制”延伸。鉴于此,泉州市政府积极契合国家政策,推进“泉州湾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”,旨在打造“水清、岸绿、滩净、湾美、物丰”的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。苏交科旗下子公司厦门市政院以国家政策为引领,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,创新采用“双轮驱动”治理模式,即以人工调控与自然修复相结合、以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,通过海岸协同、区域共治的整体策略,全面提升海洋环境质量,重塑良好的滨海湿地——生态海堤——海岸生态防护带为核心的海岸带生态系统。


 

湿地修复

筑起“海上绿色长城”

02湿地修复,筑起“海上绿色长城”.jpg

 

      本项目以红树林修复为核心,通过互花米草整治、红树林种植、海岸生态防护带建设、鸟类栖息地营造等工程,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、减灾防灾能力,增强生态韧性。设计尊重原有自然肌理,根据历史河流入海口冲沟及滩涂高程,设计红树林宜林地宽度与潮沟水道深度,成功营造194.13公顷红树林大地景观,形成红树林——潮沟——光滩交错的生态湿地安全格局,全方位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,打造珍贵的海上生态屏障。

 

亲海空间

探索人海和谐共生之路

17452844416033787oHM.jpg

1745284466755478vkAw.jpg

 

      设计始终秉承生态友好理念,以“生态优先、文旅融合、全民共享”为原则,设计了兼顾鸟类栖息地保护与公众自然体验需求。通过打造亲海空间,提升民众海洋生态获得感,促进“人海和谐”,铸造兼具生态功能与休闲体验的滨海公共空间,推动泉州湾从“生产岸线”向“生活岸线”转型;通过沿泉州湾海岸线设计透水材质的生态滨海步道,串联湿地公园、红树林保护区等节点,设置无障碍通道。在关键点位设立观鸟台,建立景观化蛋型鸟类监测塔,加入鸟类叫声互动装置、望远镜和生态解说牌等;以黑脸琵鹭为主题,创造独特的系统IP形象,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,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型生态旅游区域,丰富沿线公园文化内涵和游览体验。

 

激活经济

构建可持续开发模式

04可持续开发模式,激活蓝色经济1.jpg

图片来自网络

 

      项目成功申报“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”,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建设。得益于该项目的顺利实施,不仅有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提质增效,还促进了周边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,吸引了众多投资项目落地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成为泉州湾滨海生态廊道 “金名片”。

 

 

品质设计

树立全国生态修复标杆

05匠心品质设计,树立全国生态修复标杆.jpg

 

      2024年11月,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《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》,“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”作为福建省唯一项目成功入选;互花米草治理模式经验首次全国推广,泉州湾有效治理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灾害,写入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技术手册和指南。红树林成活率位列全国前列,修复后新种植红树林平均盖度超70%,平均成活率达82%。泉州湾已成为晋江生态地标,晋江流域入海口生态获得全面提升,实现了从“环境治理”到“生态振兴”的跨越,为全国海湾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泉州模式”。让我们携手共建,共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!